年轻人的“新潮流”:学着“活成大妈”

燃次元(ID:chaintruth)原创

文 | 马舒叶 吕敬之 张 琳

李 欣 惠鹏权 冯晓亭

编 | 惠鹏权

继恣肆潇洒又无比优雅的“小姨”出圈后,这一次,年轻人又兴起了“大妈文学”。

在小红书、B站、微博等社交平台,年轻人发帖称自己正经历着“质疑大妈、理解大妈、成为大妈”的心路历程。他们打心底里羡慕“大妈”历经岁月洗礼,饱含着睿智和从容的生活方式。因为无论何时何地,“大妈”都能勇敢地表达诉求,并且堂堂正正争取自己应得的权利,而这正是他们所欠缺的。

为了“成为大妈”,不少年轻人出游时开始模仿大妈用丝巾拍照,和花海合影;有的年轻人钻进热闹的广场舞里,力争和大妈们“神同步”;还有的年轻人抛弃了文艺小众旅行,跟着低价老年团“感受快乐”。

显然,年轻人已经将“大妈精神”贯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95后”张冉就告诉燃次元,此前她去菜市场买菜,总是“顾及面子”,从不讲价,“好几次吃了闷亏,花了钱还没买到好东西。”直到后来和小区的一位大妈结伴去菜市场,她“有样学样”,终于可以“花更少的钱,买到了更新鲜的菜。”

张冉不禁感慨,紧跟“大妈”步伐,可以少走30年弯路。

本期小酒馆,燃次元就和几位像张冉一样的年轻人,聊了聊他们“成为大妈”的经历。

他们当中,有人购物时学会了“对半砍”,不仅学到了省钱小技巧,而且收获了加倍的购物快乐;有人面对“水果不甜不要钱”的吆喝,也能在品尝到“不甜”后坚定拒绝购买;还有人即使事情再小,也不会用“算了”的心态敷衍自己,而是学会了“勇敢说不”。

事实上,“大妈文学”只是年轻人面对生活“不内耗”的一个情绪缩影。

在“职场”“社交”“购物”等较为复杂场景下,年轻人总是容易因为“缺乏经验”“不好意思拒绝”等原因加重“精神内耗”,置自己于焦虑疲惫的境地。而随着年龄增加,阅历积累,年轻人开始对上一辈有了更多的理解。同时,他们也憧憬着有“大妈”的淡然与睿智。

3毛钱的亏,我也不想吃

嘉怡 | 25岁 公司职员

过去,我不止一次被我妈说,“大手大脚,不识算数”。因为我买东西从不讲价,也不愿意“麻烦”别人,即便在交易场合中,我的身份是“甲方”。

不过最近,我开始发生转变。起源是几个月前,我在地铁口看到有个卖灯光球的小摊,售价30元一个,在我付款并拿着小灯光球往前走了几步路后,我发现灯在关了之后没法再重新发光了。

要是我已经到家才发现有问题,我肯定就会“算了”,但是,当晚我想到前后把弄的时间不过1分钟,30元就这么凭空“没”了,肯定不合理。于是掉头回小摊,想要重新换一个好的。

但比花了30元买到一个“劣质产品”更让我无奈的是,我到了摊位旁边,听到摊主给几对牵着孩子的家长报价“20元”。不过在当时,我也只是告知了摊主情况,换了个好的灯光球就回家了。

可到家之后,我就一直“愤愤不平”,不断在内心质疑自己,当初怎么就不提退款或者退差价,而是当了个“大冤种”?此后,我就暗自想,下次,我绝不会再有这类事情发生。

有意思的是,没过几天,我就经历了一次让我“左右横跳”的事。

这事说起来很小,是一个只值“3毛钱”的事。那天我照例去家门口的水果店买水果,挑了个蜜瓜,让店里顺带切了。在等待店员切水果时,我看了眼小票,发现店员给我点了两个装水果的大方盒,但我看了眼操作台,店员只用一个盒子就把我买的蜜瓜切块都装起来了。

“算了不说吧,也就几毛钱的事”“快说快说!别管几毛钱也是自己的钱”……当下,我脑海内蹦出来这两种声音。最后在店员递给我切好水果的关键时刻,我想到了我比别人多花10元买的灯光球,我脱口而出,“你好,刚才多收了我一个盒子钱。”

店员先是愣了一下,然后看了我递过去的小票,为我提供了解决方案,“姐,你下次再买,你和我们提一下,我们下次不收钱。”我听了之后,答应了。

几天后我再去店里买西瓜,结账时我和收银员提了上次盒子多收钱的事,收银员听了之后没再核实,就帮我剔除了账单里的大方盒。

年轻人的“新潮流”:学着“活成大妈”

图/嘉怡前后两次购买的订单记录

来源/嘉怡供图

此后,我发现,好像有问题直说也没什么不对的。于是,我就从原先被多收钱都要一番思想斗争才敢直说,“进阶”到了买东西砍价的段位。我发现,只要自己没有包袱,就会活得更恣意。

不甜不要钱?我勇敢说了“不要”

李冉|26岁 互联网运营

在水果摊贩“不甜不要钱”的吆喝下,当你品尝了对方递过来的果子,发现真的不甜时,你会有勇气不买吗?

过去的我,大概是不能坚定说不的。有好几次,我被小摊上颜色亮眼,一看就让人走不动道的水果吸引,摊主总会掏出“必杀技”,“尝一尝嘛,不甜不要钱。”

而此时,将信将疑的我接过一尝,即使真的不甜,或者不合自己的口味,但是看着手里已经被咬了半截的果子,“不买了”这句话,总是不好意思说出口,而为了这点“面子”和不好意思,我每每买回去自己根本不喜欢吃的水果,最后也因为好久不吃只能扔掉。

不过,就在最近,频繁刷到“大妈文学”后,我的心态开始有了转变,不过是拒绝买已经尝了“不甜”的果子,有什么不敢捍卫我自己的权利呢?换言,不敢维护自己的权益,事情过去之后再“内耗”,不就更加得不偿失了吗?

心态转变后,有次晚上和朋友出门遛弯,正在红绿灯路口旁,我们被拉着一车蓝莓的小摊吸引,摊主似乎正准备收摊,吆喝着“15一斤,15一斤,先尝后买,不甜不要钱啊。”

年轻人的“新潮流”:学着“活成大妈”

图/日常经过的卖菜摊

来源/李冉供图

当时正好馋蓝莓的我,闻言就“两眼放光”,拉着朋友走到摊子附近,面对摊主递过来的蓝莓,过去我还会有些心理障碍,“不好意思尝”,现在的我大大方方拿过来尝了尝。不过,也许是蓝莓品种的问题,嘴里的蓝莓颇有些发酸,蓝莓味不够浓郁。

而在我品尝的时候,摊位附近已经围了不少人,“姑娘,怎么样,来5斤吧。”面对摊主热情招呼,我淡淡笑着摆摆手,坦然说着“不好意思。”就拉着朋友走,而和我一样品尝后“面有难色”的年轻人,看到我的举动,有几个也悄悄放下了袋子,似乎我的“大胆拒绝”也传递给了他们一些勇气。

而经此之后,不管是在任何场景下,我都有勇气大大方方拒绝自己“不想”的选择了,能够成为一位睿智,会维护自己权益的“大妈”,又何乐不为呢?

“砍掉”西蓝花的根,我学会了买菜

锦希 | 31岁 采购

作为一名采购,我每次为公司采购物件都会“货比三家”,甚至会说尽好话让对方便宜几毛钱。但在生活中,我却是一个“粗线条”,买菜不问价,也不看称,店家说多少钱就付多少钱。而在几次明显感觉秤不准而受骗后,我决定买菜直接去超市。

我家附近的超市规模不大,菜品倒是齐全,虽然看着没有菜市场的新鲜,但为了心安,我也会尽量挑品相好的买,实在挑不出,我就买回去,再把不能吃的叶子扔掉。

但当我发现有几位大妈会在超市把坏掉的菜叶子先摘掉,再去称重的时候,我忽然明白了如何买菜。

我学着大妈的样子拿起一棵葱,但因脸皮薄,迟迟不能对枯黄的葱叶“下手”,又是回家后才把不能吃的叶子摘掉。

不过,再去超市买菜时,我就做好了心理建设。我告诉自己,钱这么难赚,为什么不能省一点呢?同时,这种行为也是超市准许的。我就把剥好的菜递给称重的工作人员,很顺利就完成了。

年轻人的“新潮流”:学着“活成大妈”

图/超市里的西蓝花

来源/锦希供图

不过在买西蓝花的时候,我又犯难了。这么大的根,买回家明显是要扔掉的,现在虽然一斤3元,扔掉也损失不了多少钱,但想起此前西蓝花每斤将近10元,换算下来,我相当于白白扔掉了好几元钱。

可能是“英雄所见略同”,我看见几位大妈在用力掰西蓝花的根,甚至有的人还借力菜筐的锯齿,果然很快就呈现出一个“完美”的西蓝花了。

我又学到了一招,就赶紧效仿,看着手中的杰作,我禁不住一次买了2个。

不过有一次我去超市买菜,看到装葱的筐上贴有告示“禁止摘叶,否则按精品蔬菜计价”,而显示的价格为现在的2倍,但还有一位大妈摘掉叶子去称重,这次当然没有成功,结果还和工作人员吵了起来。看来,这种有明确提示的蔬菜还是应该按照商家的规定来,彼此都照顾一下,不能做得太过分了。

以后去超市买菜的时候,我还是会将不好的菜叶,或者菜根去掉,当然,这都是建立在超市“默许”的情况下。我也会刻意和挑菜的大妈寒暄几句,而大妈还会指点我一些挑菜的经验,这或许也是一种“传承”吧。

低价团出游,我抵制住了额外收费

菁菁 | 28岁 公司职员

自从参加过一次大妈们热衷的低价旅行团,我才知道旅行可以这么省钱,原来我也可以早睡早起,也可以日行一万步,更可以大声对一切不合理说“N0”!

好不容易凑了个长假,我自然首选心心念念的新疆。因为只有我自己一个人出游,思来想去还是报团最方便。综合看了几个团的报价,均超出了我5000元的预算,直到看到了这个1200元的旅行团。

“9天的新疆游只需要1200元?”尽管有些疑虑,我还是报了,但内心一直非常忐忑。

我一直很好奇,都说低价团有“坑”,为什么还能成为老年人旅行的首选呢?既然老年人去得,那我也能去得。

旅行大巴上,两位阿姨的聊天内容解答了我的疑问。“闺女原打算给我报个4000元的团,我让她换成了这个,她说怕有强制购物,我本来也想买特产,砍价就好了啊”。另一位阿姨也分享了自己多次低价团旅行的经历,骄傲地说,从没有导游能从她手里拿走“一分”不合理的钱。

说实话,一开始我对两位阿姨描述的场景并没有非常具象的概念。直到半个小时后,导游告诉我们要收取800元的景区游玩费,“每个人必须交,不交齐不开车”。几乎同一时间,抱怨声此起彼伏。“放心,钱都花在你们身上,好玩好看的景区都能带你们逛”。在导游的软硬兼施下,不少人不情不愿地掏了钱。

但那两位阿姨以“身体不好”“走不了太多路”“很多景点我也不想去”等理由拒绝交钱。我也因为旅行团提前没有告知为由,拒绝交钱。但可能因为钱数不多,整个大巴除了我和两位阿姨外,全部都交了钱,那一刻我也有些坚持不住了,内心开始纠结“不要因为自己不交钱,耽误大家的行程”。

但两位阿姨却表现得“怡然自得”,甚至吃起了带来的黄瓜,边润喉边跟导游博弈,总之就一句“想去的才交,不玩的不交”。这一刻我仿佛也受到了鼓舞,坚持跟两位阿姨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最终的结果就是导游妥协。虽然后面也把我们拉到了购物的地方,不过好在没有强制购物,我也基本上什么都没买。

9天玩下来,我发现很多景点是免费的,收费的景点中我就挑了几个想去的,一共才花了300元。

就这样,因为掌握了“大妈精神”中“敢拒绝,不内耗”的精髓,我仅仅花了1500元就在新疆玩了9天。

“排队试吃”,是我的消费者权利

王博 | 28岁 学生

曾几何时,“试吃”就像“排队领鸡蛋”一样,被认为是专属于上了年纪人的专利,而现在,“排队试吃”正变成我逛超市的一种乐趣。大家都是陌生人,没必要太在意别人的目光。

我的学校距离青浦山姆大约35分钟车程,我一般每个月会去两次,采购一些日常所需,但凡时间充裕,我都会积极去“排队试吃”。

其中,烘焙类产品是我平时比较喜欢试吃的产品之一。但烘焙试吃产品并不是随时都有,且等待上新时间比较久,还常常出现排到了但是产品被分完了的情况,所以每次在烘焙区排队试吃,我都会做好排队很久的心理准备。有一次为能够品尝到新上的一款蛋糕,当天,我仅在烘焙区排队就排了20多分钟。

前段时间,我又到山姆去“囤货”,当时天气特别热,我一进去看到有试吃冰淇淋队伍,便立马上去排队,且因为冰淇淋的口感特别棒,我还排了第二次,只为再拿到一块冰淇淋。

年轻人的“新潮流”:学着“活成大妈”

图/王博在山姆试吃的部分食品

来源/王博供图

经过不断试吃,我甚至已吃出了“经验”。

上海青浦山姆分为上下两层,二层的试吃产品更偏“预制化”,比如捞汁小海鲜、以及经过店员处理好的半成品菜;而一层试吃的产品,则以生鲜、烘焙类产品居多。且若想试吃更多样的产品,除了耐心排队外,还得早点去,晚上8点半后,可选项基本就没什么了。

许多人会觉得自己是成年人,“排队试吃”有点不太好意思,特别是山姆经常会有很多小孩在排队试吃,但是我觉得无所谓。

因为我不是出于填饱自己肚子的心态去排队试吃的,而是为了评判这个新产品是否符合我的口味偏好,这和买衣服时试穿是一个道理。

除了在山姆试吃,之前,我偶然刷到一个赠送杯子的活动,考虑到杯子漂亮且实用,我也立马参与了。我觉得没必要因为不好意思而拒绝参与这种“0元购”的活动,评判参与否的标准应该是我们是否需要这样物品,或者说,这件事情是否对自己有效用,如果有,我们又有充裕的时间,何乐而不为呢?

半折砍价,是“大妈精神”的基本

菲菲| 31岁 北京自由职业者

过去15年,我由“从来不讲价”,变成了“向来都讲价”。

我是个出生在东北的女生,东北人的豪爽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但作为豪爽东北人的一员,我却对讲价这件事情始终非常胆小。

犹记得有一次,妈妈带我去地下时尚商城,我看中了一条纱裙,问价的时候,老板娘回答350元。那可是2000年初期,350元一件裙子在我心里算是“巨款”。就在我看着那条裙子发呆的时候,我妈妈已经张口还价,“100能不能拿?”

我惊讶地转头看着我妈,比起我,老板娘倒是十分淡定地讲着衣服进价多贵,我妈则游刃有余地表示自己也是做服装的,如何知晓对方的低价,你来我往,最终我们150元拿走了这条裙子。

关键是,我妈也不是做服装批发的呀。对于这个“张嘴就来”的能力,我十分羡慕,并开始用于实践。

最开始讲价,我实在不敢还价,顶多抹零头。后来,我开始逐渐大胆。买文具的时候,我家就是文具批发商,买鞋子的时候,我家就是鞋子生产商,反正讲价时身份都是自己给的。

如今我已经练就了非常娴熟的半价大法,即使如今我在北京工作已经有了可观的收入,半折讲价仍是我的习惯。

上个月,我朋友过生日,作为生日礼物我准备送他一副眼镜,正好自己也想买一副新的眼镜,就一起去了北京的眼镜城。

我们逛了一圈,看中一个款式,报价是500元一副,经过我和销售以及老板两轮“唇枪舌战”,最终以“700元两副+有色镜片”的价格拿下。那一刻,我朋友看我的眼神,有点像我当年看我妈的影子。

多年的讲价也让我整理了讲价的套路,贵的杀价,便宜的就拿双倍。比如,下班公司门口经常卖花,原本25元一束,我就会说这都最后一波人下班了,你们也卖不出去,30元给我两束吧,往往都会成功。

直接讲价不灵的时候,其实还可以试试付钱的方式,比如租房的时候,季度付款要4500元/月,我通常会和房东聊半年付,然后砍到4100元/月。

反正,讲价这件事,已经刻进我的DNA了。

*文中张冉、锦希、王博、嘉怡、菲菲、菁菁均为化名。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观点,发布者:【

本文地址: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举报投诉邮箱:253000106@qq.com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4月11日
下一篇 2024年4月11日

相关推荐

  • 鞋圈套路多:一起专门针对年轻人的炒鞋诈骗

    不到一个月,诈骗30余万元;眼见不为实,鞋圈套路多:先骗后宰的“杀猪盘”,“水军”埋伏“炒鞋群”;年轻人易上当,“炒鞋族”难维权     “本案被害人以‘95后’‘00后’为主,且多为在读高中生或大学生。”近期,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对一起谎称销售限量版鞋子进而实施诈骗的案件进行了宣判,以诈骗罪对俞某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3万元。这起案…

    2024年5月7日
    5800
  • 气功大师要出来搞事了,一位27岁年轻人被活活饿死

    “导弹之父”钱学森是这段历史中难以回避的名字;80年代的气功热,不仅让严新、张香玉、张宝胜等一大批气功大师名声大噪,也彻底改变了王林的命运 体重260多斤的李燃(化名),在连续54天只喝一款据称被念过咒的饮用水后,活活饿死了。而按照“气功大师”刘尚林的建议,这位年仅27岁的年轻人,原本还需要停食16天。 李燃 去世当天,为了“救”他,他的尸体还经历了被针扎、…

    2024年5月7日 用户投稿
    5800
  • 据移动支付安全报告显示,年轻人在网络诈骗中损失最大

    50岁以上被骗多 20岁以下损失大;超6成人使用手机时存在不安全行为;生活中大家都有很多不好的习惯;可能让你倾家荡产;网络诈骗花招层出不穷 每当说起网络诈骗 总有人认为被骗的都是老年人 年轻人聪明着呢怎么可能上当呢 此话差矣! 中国银联的报告指出 网络诈骗中损失最大的居然是年轻人! 1月18日,中国银联发布《2017年移动支付安全大调查分析报告》,对移动支付…

    2024年5月7日
    5600
  • 苹果手机为什么如此吸引年轻人,得从可以吃的苹果说起

    苹果对于人类的影响之大已经不能以语言形容,生活中,各种生活圈子,苹果,已经成为深入民心的存在,女性,年轻,在乎外表,在乎别人怎么看待自己 “你有苹果了吗?” 苹果对于人类的影响之大已经不能以语言形容,生活中,各种生活圈子,你可能未必看到Nokia,未必看到HTC,三星,摩托罗拉,但却经常能看到苹果。苹果,已经成为深入民心的存在。 在过去的若干年里,我们的选择…

    2024年5月3日
    5700
  • 年轻人创业思路怎么来,推荐5个方向

    销售岗位:年轻人创业不妨从走上销售岗位开始;培训行业:最接近最新商业思想、潮流的是培训;自媒体:去实践,走出自己的路;自主创新;另辟蹊径 现在的创业年龄越来越小,很多才18岁的人就开始创业了,那如果刚成年的人想要创业应该从哪里入手?接下来,我们就来讲下,如果真的在18创业有哪些方向和考量?年轻的朋友不妨来看看。 创业思路怎么来? 1.在进行创业之前,你要静下…

    2024年4月29日
    5800
  • 为什么送外卖的大多数是年轻人,真的赚钱吗

    生活所迫:愿意辞职跑去送外卖挣钱,底层普通人生存不易;门槛低:大部分送外卖的年轻人,都是一些学无所成的,也没有什么专业技术;实体企业不景气 这是一个粉丝的问题,说出了当今社会的一种现象,目前社会上,有太多的年轻人不选择到工厂上班,而是选择送外卖。送外卖真的赚钱吗?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认为,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送外卖真的赚钱吗? 一个人只要是勤奋…

    2024年4月29日
    6500
  • 花呗让年轻人染上不好的习惯,很多人选择关闭花呗

    享受“先消费,后付款”的购物体验,这样的购物体验,会让人在毫无防备下花出大量金额,虽然满足了人们的购物欲望,但却让一些年轻人沾染上不好的习惯 相信有不少人都曾用过支付宝里面的“花呗”服务,花呗的出现,解决了很多人小额资金的问题,根据调查,大多数的使用者是月光一族,他们这个月用花呗付账购物,下个月发工资了便把花呗欠款还上,周而复始。那为什么现在大多数人都开始“…

    2024年4月28日 用户投稿
    6000
  • 没有学历的年轻人最适合学习的3个技术

    汽车美容:与传统的电脑洗车、普通打蜡有着千差万别;汽车维修:学汽修是一门技术活,也是一门很吃香的技术;高级焊接技术:很适合学历低的男生 虽然说现在都在说学历很重要,但不读大学的原因有很多种,有的同学是文化课不好,可能上了高中也考不上理想的大学,有的同学则是动手能力强,想学一门技术,早点掌握一门生存的技能。不上大学也建议不要气馁,毕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

    2024年4月28日
    6000
  • 为什么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做电话销售人员

    一个机械式重复劳动,每天重复一个模式上百次,一个负能量爆棚的行业,每天要面对无数指责乃至怒骂,一个非常损伤听力的行业,每天不停的拨打接听电话 电话销售是一个注定要被智能手机消灭的行业。 原因很简单,智能手机现在随便装个软件,或者本身就已经自带了标记电话号码的功能。凡是中介、推销、诈骗、骚扰电话,都可以随手标记。一般默认被标记超过一百次以上的就会自动拒接。 这…

    2024年4月27日
    6700
  • 群众演员越来越不挣钱,但抵挡不住年轻人的热情

    想跑去横店当群众演员并不难,只需要花钱办个演员证,然后再做一些简历发给群头就可以开始接活了。一旦遇到战争戏需要大量的群演,那活就来了 很多人都有一个演绎梦,都想成为电视明星,这样就可以出人头地,走向人生巅峰了。但是当明星不是随便就可以当的,对于没有实力没有背景又非科班出生年轻人来说,那只能是梦想而已。不过很多人也愿意为了梦想去奋斗,于是就跑去横店去当群众演员…

    2024年4月26日
    65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关注微信